喂饱中国人,造福全世界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在中国杂交水稻领域居功至伟,为中国甚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,就不得不提一个人:袁隆平院士。
1960年7月,袁隆平在农校的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。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,没有出现性状分离,所以他推论这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。
1961年春天,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,结果证明了自己的推断。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,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,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,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吃上米饭,尽可能让人类远离饥饿。
▲1966年2月28日,袁隆平在《科学通报》发表第一篇论文《水稻的雄性不孕性》
“禾下乘凉梦”和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成为他毕生追求的梦想。
从此,他锲而不舍地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和制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,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,并不断刷新自己的科研目标,亩产500公斤、600公斤、700公斤、800公斤、900公斤,到目前超过1200公斤。
早在1990年,中国凭借袁隆平在研究所种植的一种水稻培育出的良种,成为世界领先的大面积种植高产水稻的国家。
如今已经90岁高龄,但他的科研之路从未停歇,下一个奋斗目标,是让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300公斤。近两年他又投身于碱生稻的研究,即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。
▲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
他说:“未来,当城市越来越多,耕地面积越来越少,中国人可能吃不上中国人自己的米。而中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还没有种上庄稼,要把它利用起来。”
2017年,首茬试种海水稻收获亩产突破600公斤。碱生稻的研发成功,代表着水稻种业的又一次突破,这对我国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。
▲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
半个多世纪,袁隆平院士不畏艰难、锲而不舍的专注在做一件事,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稻。他常说:“我不在家,就在试验田,不在试验田,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。”他的艰辛和努力付出,不仅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温饱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,并推广到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,造福全世界。
专注安防,锲而不舍
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要有所成就,就要专注一个领域,深挖耕耘,不断积累经验能力,才能做到更专业,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。
精华隆2006年成立之日起,一直专注于防盗报警领域智慧传感器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服务。产品涵盖各类报警主机、入侵探测器、消防类探测器、环境类探测器、周界防范等系列产品。服务于军队、文博、商业、住宅、通讯等领域,已累计为数千万空间提供安全防范设备。
2013年以来,致力于传统、雷达等报警传感和主机融于物联网、AI、大数据等前瞻技术应用的研发,产品从最初的开关量、RF485、RF433等传统安防向NB-IoT、Zigbee、WiFi、IP等IoT智慧安防演进,并创新推出“精华隆云报警平台”。
无传感器,不智能
AIoT安防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,人工智能赋能安防产业,物联网和大数据缺一不可。
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。没有大数据积累,就无信息储存、交换、处理、深度学习可言,也就不可能发展出人工智能。
物联网则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。感知物联网是获得基础大数据的入口,它主要通过各种智能硬件(如传感器、RFID等)的接口将现实世界的物体相互连接,以实现信息的采集、传递和处理。
人工智能对大量人、物、环境等信息与实时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比,找出“异常”,做出合理、合适的推断,并实现事前预警、应急联动处置,为安防实际业务提供帮助。
开放合作,推动传感器应用
未来,精华隆将锲而不舍的立足于自己的核心领域:智能硬件(智慧传感器),并不断推动智能硬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。
目前,公司基于自有IoT报警云平台,在垂直领域推出一系列物联网安防解决方案,智慧安防在城市公共安全、智慧消防、智慧校园、智慧社区、智能家居、智慧监狱、智慧厕所、在岗状态监测、智慧管廊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但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,人工智能造福更多人类,需要打破不同领域、不同品牌、不同产品之间的壁垒。
除了依靠自身力量,精华隆更坚持开放合作心态,与同行、跨领域合作。基于业务需求,可提供业务对接服务,实现两个平台数据的互通;若客户拥有自有业务平台,我们愿意提供智能终端设备接入服务,共同推动智慧安防为个人生活、企业运营管理和平安城市建设创造价值。